苯并芘(BaP)作为强致癌物(WHO列为1类致癌物),主要因高温加工(如压榨、煎炸、熏制)产生,广泛存在于食用油、烧烤食品、烟草烟雾及环境中。其特性包括:
高毒性:长期摄入增加肺癌、消化道癌症风险,且具有生物累积性。
检测难点:在食用油中含量极低(国标GB 2716要求≤10μg/kg),且油脂基质易干扰检测,需高灵敏度、抗干扰技术。
监管压力:多地市场监管局专项抽检中,苯并芘超标问题频发(如2024年某省检出3批次超标产品,最高达18.2μg/kg)。
莱恩德苯并芘检测仪采用光电比色法与胶体金免疫层析双模块设计,针对食用油高温加工过程中易产生的苯并芘(1类致癌物)实现快速、精准检测:
仪器型号 | 检测原理 | 仪器特点 |
LD-B10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 手持式,3-5秒内完成读数,支持批量样本分析。 |
LD-B11 |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荧光免疫层析 | 内置质控功能,触摸屏界面,自动保存数据并生成报告 |
LD-DSY | 胶体金检测 | 高灵敏度,高检测精度,高重复性精度,扫描式高精度光学传感器 |
快速精准:实现了从快速筛查到实验室精准定量的覆盖,满足不同场景下对速度和准确性的需求。
高效多参数:食用油检测仪能够一站式检测苯并芘、酸价、过氧化值等多种指标,提高了检测效率。
智能化与便携化:设备配备安卓智能操作系统,支持数据无线传输、内置数据库、自动打印报告等功能,适应现场精准定量的需求。
全链条应用:解决方案覆盖了从生产企业源头监控到市场监管抽检,再到科研机构研究的全链条应用场景。
莱恩德的苯并芘检测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可见的成效:
企业生产环节
数据:大型食用油企业在压榨环节配备苯并芘检测仪器后,苯并芘含量控制在5μg/kg以下,较国标提升50%安全余量。
案例:炸鸡企业使用苯并芘检测仪后,每小时检测30批次油样,发现2批次苯并芘超标(最高含量12.5μg/kg,超国标GB 2716要求≤10μg/kg),及时更换油品,避免产品安全风险。
监管抽检领域
效率:传统检测需4小时,而苯并芘检测仪将筛查时间压缩至15分钟,大幅提升监管效率。
案例:2024年某省食用油专项抽检中,监管部门采用“快速筛查+GC-MS/MS确证”模式,检出3批次苯并芘超标产品(最高含量18.2μg/kg),依法召回并处罚相关企业。
支持科研创新
该方案也为科研机构提供了支持,例如有农业科学院利用其多参数检测能力来研究油脂劣变机理,并开发新型抗氧化剂以抑制苯并芘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