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验室分析领域,气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环保、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然而,当前气相色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分析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实验室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操作复杂:传统气相色谱仪需手动点火、程序升温等,操作流程繁琐,人工干预多导致效率低下。
稳定性不足:仪器易受环境温度、电压波动影响,导致基线漂移、重复性差,需频繁维护。
痕量分析灵敏度低:复杂基质(如食品、环境样品)中痕量组分检测易受干扰,检测限不足。
数据管理不便:缺乏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集成,数据传输、存储和追溯困难。

莱恩德气相色谱仪通过技术创新与功能集成,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核心配置如下:
模块 | 功能/技术参数 | 解决痛点 |
自动点火系统 | FID检测器支持一键自动点火,无需手动操作 | 简化操作流程,减少人工干预,提升效率 |
高精度控温 | 10路独立控温,精度±0.1℃,控温范围室温±8℃-450℃ | 消除温度波动对基线的影响,提高稳定性 |
高性能检测器 | - FID检测限≤5×10⁻¹¹g/s(正十六烷) | 提升痕量分析灵敏度,降低复杂基质干扰 |
| - ECD检测限≤1×10⁻¹⁴g/s(卤素化合物) | ||
程序升温 | 16阶升温,速率0.1-40℃/min,支持长时间运行(0-6000min) | 优化复杂样品分离效果,提高分析准确性 |
数据集成管理 | 内置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支持LIMS系统无缝对接 | 实现数据远程传输、集中存储和可追溯性管理 |
安全防护 | 载气压力保护(压力<0.1MPa时自动断电) | 防止色谱柱损坏,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
全流程自动化
从进样到数据分析实现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单次分析时间缩短至5-15分钟。
支持8通道外部事件控制,可扩展电磁阀等配件,满足复杂实验需求。
超强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微晶板温控技术确保柱箱温度稳定性,基线漂移≤0.03mV/30min(TCD检测器)。
高灵敏度检测器(如ECD)结合优化进样系统,有效抑制复杂基质干扰。
智能化数据管理
内置7寸触摸屏,支持实时监控仪器状态、分析峰面积和保留时间。
通过以太网接口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兼容LIMS系统,提升实验室管理效率。
安全与可靠性
载气压力保护、自动断电功能防止仪器损坏。
检测器线性范围广(FID≥10⁶,TCD≥10⁴),适应不同浓度样品分析。
环境监测领域
环境监测站采用莱恩德气相色谱仪,结合顶空进样技术,成功实现饮用水源地中苯系物、卤代烃等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日常监测,检测限低至0.1μg/L,数据精准可靠,为水源保护提供及时预警。
食品安全领域
知名白酒企业应用该仪器分析酒体中酯类、醇类等微量风味物质,通过程序升温技术优化分离,显著提升产品风味质量控制水平,产品合格率提高15%。
石油化工领域
大型炼厂采用莱恩德气相色谱仪,结合阀切换和反吹技术,实现炼厂气中H₂、CH₄等常量组分与H₂S、COS等微量组分的全流程自动在线分析,分析周期缩短至3分钟,为生产优化提供实时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