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 / 饲料行业必备:莱恩德黄曲霉毒素检测仪实操攻略

  • 发布时间:2025-11-18
  • 来源:技术文章
  • 浏览次数:101

  在粮油与饲料行业,黄曲霉毒素是悬在产品质量与安全之上的一把“利剑”。莱恩德黄曲霉毒素检测仪,正是应运而生的关键工具。它集成了先进的免疫层析技术与智能光电识别系统,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实现对粮油、饲料及其原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精准定量分析。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

  本指南将从仪器原理、前期准备、操作步骤、结果解读、维护保养等核心维度展开,为帮助粮油/饲料行业的检测人员、生产管理者及相关从业者快速掌握莱恩德黄曲霉毒素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一、操作前准备:安全与规范并重


  个人防护


  佩戴口罩、外科手套及实验服,防止黄曲霉毒素B1(强致癌物)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


  实验环境需通风良好,温度控制在15℃-30℃,湿度30%-70%,避免强光直射和电磁干扰。


  设备与试剂检查


  确认检测仪外观无损坏,配件齐全(电源线、样品杯、校准标准品、清洁工具等)。


  检查试剂有效期及质量,不同批次检测卡、ID卡、稀释液不可混用。


  样品采集与处理


  代表性取样:从粮油/饲料批次中随机采集300-500g样品,避免发霉、变质颗粒。


  粉碎与混匀:固体样品(如玉米、小麦)需粉碎至90%颗粒通过20目筛,液体样品需过滤去除沉淀。


  称量与稀释:准确称取5g样品,加入25mL 50%乙醇溶液振荡提取3分钟,离心后取上清液按比例稀释。

黄曲霉毒素检测仪

  二、设备校准:确保检测精度


  开机预热与自检


  接通电源,启动检测仪,进行15-30分钟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工作状态。


  观察显示屏提示信息,若出现错误代码,按操作手册排查故障。


  校准操作


  使用配套校准标准品,倒入样品杯后放入检测仓。


  按操作界面提示启动校准程序,仪器自动修正检测数据。


  校准完成后,用蒸馏水冲洗样品杯并擦干,避免残留污染。


  三、样品检测:规范操作流程


  加样与孵育


  用移液枪吸取100μL稀释后的样品液,加入检测卡加样孔。


  将检测卡置于37℃恒温孵育器中,反应8分钟。


  上机检测


  孵育结束后,将检测卡插入检测仪插口。


  在屏幕上选择对应标准曲线,启动检测程序。


  检测过程中避免移动设备或打开检测仓,防止干扰。


  结果读取与分析


  检测完成后,仪器自动显示结果(含毒素含量、是否超标)。


  对比国家或行业标准(如黄曲霉毒素B1限值0.1μg/kg),判断样品合格性。


  若结果存疑,可重复检测或复检。


  四、操作后维护:延长设备寿命


  清洁与整理


  取出样品杯,用蒸馏水冲洗后擦干。


  清洁检测仓内部,去除残留粉末或杂质。


  用湿布擦拭仪器外壳,保持整洁。


  定期校准与维护


  按说明书要求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检测精度。


  长期不使用时,关闭电源,拔掉电源线,存放在干燥通风环境中,覆盖防尘罩。


  数据记录与存档


  详细记录检测信息(样品名称、采集时间、检测结果、操作人员等)。


  定期整理检测数据,分析粮油/饲料安全趋势,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


  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该设备的一线质检员,还是希望深化理解的技术管理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系统而实用的操作蓝本。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高效、精准的食品安全守护之旅,熟练掌握检测仪的操作技能,共同筑牢企业质量安全最坚实的前沿防线。


X微信二维码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5306360531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